对于无锡人来说,太湖水的好坏,就是衡量生态环境的最好标尺。近年来,无锡一着不让,打好农业养殖标准化、太湖清淤生态化等组合拳,全力投入太湖治理,筑牢绿色屏障。如今的太湖沿线满眼是生机盎然的绿色,太湖水也在不断恢复“年轻态”。
筑牢绿色屏障,实现生态产业发展双赢
俗话说,“治太先治滆”,滆湖位于太湖的上游,距离太湖约25公里,其水质与多条入太河道紧密相连。宜兴高塍镇是滆湖沿线的农业养殖重镇,曾经的粗放养殖是一大痛点。如今,两万多亩蟹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成为了当地农民的主要增收渠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以前老一辈养殖环保意识比较薄弱,直接把养殖塘里的水排到外面。在这几年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加上尾水整治项目,两千多亩蟹塘基本能达到尾水零排放。”养殖户凌科平骄傲地说道。
在蟹塘的一角,就是专门处理养殖尾水的净化区域。“这是过滤坝,有很多小孔, 里面是活性炭、火山岩、陶粒等材料,尾水流过时,一些富营养物质就被吸附掉了。”宜兴市高塍镇农业农村局局长朱晨介绍,整片净化区域占地230多亩,包含了沉淀池、 曝气池、涵养池等三个池,再加上两个过滤坝,形成了“三池两坝”。
随着太湖治理的深入推进,水质改善边际效应愈发凸显。治理工作也从太湖沿岸延伸到了河道支浜,从城镇污水延伸到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当前,滆湖沿线官林、高塍、和桥三镇正在加快推进水产养殖污染整治,全面实施3.15万亩池塘生态化改造。通过“三池两坝”技术的提升,污染少了,水质也变好了。经过处理后的干净水体又通过河网引入蟹塘,实现闭环利用。
“滆湖优质的水源、标准化养殖池塘生态养殖,让我们的螃蟹更有品质保证,个个都有半个手掌这么大、七八钱重,等到九月底十月初就可以上市了。”凌科平喜笑颜开。
深挖河湖病灶,探索太湖清淤生态路径
外源要减量,内源亦要减负。底泥疏浚,是为太湖“减负”的重要环节。当前,太湖二轮二期清淤工程正在实施,监测数据表明,清淤后湖体总磷浓度有了明显下降。针对太湖新一轮生态清淤,我市计划五年内要完成1804万方。
滆湖、蠡湖的生态清淤同样不可忽视,前者计划五年内完成约630万方,后者今年要完成约50万方。清的淤泥去向哪里?位于马山的太湖淤泥固淤中心一年可处理190万方淤泥,七成淤泥可制作成生态建材,这也是目前淤泥最具前景的转化。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下属的江苏东方生态清淤工程有限公司,是参与多轮生态清淤的主要工程单位。公司主要负责人、高级工程师倪守高介绍,“淤泥经高压机械脱水固化,再制成的免烧陶粒可以用作建筑墙面建材,相比石子等材料不但分量轻,而且隔音隔热效果好。另外免烧陶粒表面多孔,吸附性好,还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筑造步道、大堤等,变废为宝。”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更多高科技技术在淤泥处置上的应用,淤泥将会创造出更多全新的应用场景。当前,包括东方生态清淤技术团队在内的很多部门都在加强技术攻关,致力降成本、提质量,加快推进淤泥处置产品市场化,从根本上解决太湖底泥的出路问题。
三万六千顷波涛、七十二峰苍翠的旖旎风光,是地球对无锡的馈赠。砥砺攻坚,久久为攻,无锡的治太故事还在继续,在未来,“太湖明珠”必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记者:新闻中心采访部 李尚静 王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