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5月20日电 题:应当注重估值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元素
(资料图)
作者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至今已经快33年,中间经历了许多曲折。中国的金融文化、法律、社会基础和独特的制度,的确使中国资本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当然,中国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更多的还是共性。譬如透明度,公平、公开、公正,保护投资者利益,上市公司要按法定进行信息披露等。
吴晓求
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又有一些特殊的地方,使得中国资本市场在30多年的变化中呈现一些自己的特征,在企业估值理论中也有一些新的元素,是具有巨大的探索和研究空间的。
比如,很多人问,为什么业绩好的工农中建、招商银行这些商业银行中的标志性银行,估值会那么低?它们的PE(市盈率)长期在3-5倍,PB(市净率)在大多数时间都低于1,估值偏低。再看全球市场类似的金融机构,它们的估值95%以上要高过中国的银行,其PE一般在8倍左右,有的甚至达到10倍,PB一般在1左右。除了银行业外,很多央企控股的、重要行业的领航企业估值也很低。
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中国的金融文化影响。波动性是中国投资者重要的关注点。虽然大基金、养老金、全国社保基金买PE只有3-5倍的银行,股息率就能达到8%,这对大型的基金是很高的收益,但大多数中小投资者并不关注它们,他们需要波动性和不确定性。
实际上,中国的资本市场确实不像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30年来那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不是因为估值理论体系、估值指标的变化,影响到了投资者的资产配置、基金经理的资产配置,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如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我认为,第一,需要科学的精神。必须结合中国的文化、法律和制度特征去研究哪些因素影响着中国上市公司的估值。
第二,还要站在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发展。从历史的经验看,上世纪60年代之前,资本市场虽然已经存在了百余年,但对金融、科技的影响不像如今这么重要。上世纪60年代后,学者们开始关注资本市场的变化,因为全球金融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资产价格开始影响人们的财富管理,更影响到经济的运行发展。学者们开始思考资产价格为什么发生波动?为什么公司盈利没有发生变化,但公司价格可以发生特别大的变化?函数的变量不断拉长,变量影响的结构、权重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当然,这些研究有一个基本前提——市场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就可以计量。可计量是科学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充分尊重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的第二个关键。
第三,对学术要有敬畏的态度。科学的研究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出来的,需要有很好的学术基础做前提。
第四,应当明确,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理论体系是对现有估值体系的增量贡献。从学术和科学的角度看,我不赞成一种理论否定另一种理论,学术是需要讨论的,需要包容精神。
最后,应当注重估值理论体系中的中国元素。中国法律制度对估值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产生哪些影响?中国的制度背景又对估值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需要从学术上进行冷静思考与研究。(中新经纬APP)
(根据吴晓求5月20日在“2023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张芷菡
【编辑:万可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