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全省“乡村振兴万人计划”实施以来,吕梁市运用系统思维强管理、干部思维强能力、供需思维强职责、人才思维强服务,探索建立融合管理、立体培养、精准履责、品牌服务“四个体系”,真岗实位一线历练、真金白银关爱保障,让招聘的2389名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心有梦想、干有岗位、学有机会、升有空间、留有保障,做到抢着来、能干事、环境好、进步快、愿意留。
吕梁市坚持“系统思维”,构建“三链”融合管理体系。坚持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常态化总体思路,强化党建引领,注重从严治吏,系统优化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管理服务机制。将组织链条端口前移,由各县(市、区)委组织部建立“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管理库”,档案集中管理;乡镇(街道)全部成立党建办,组织委员、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分别担任主任、副主任,配备2到3名专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确保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中锤炼党性、得到锻造、发挥作用。责任链条向下贯通,压实“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责任主体、村(社区)用人主体、乡镇(街道)属地管理主体、市县组织部门指导主体”职责,大学生在乡镇(街道)跟班学习半年后,全部到村(社区)开展工作,严禁借调平调使用。市县组织部门常态暗访督导72次、通报32次,督促整改存在问题,确保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工作到位。制度链条闭环耦合,细化“日常考勤、去向公示、请假销假、备岗委职、述职评议、工作例会、请示报告”等日常管理制度,完善“试用期考核+年度考核”和“平时考核+专项考核”的考评体系,形成环环相扣的闭环管理链条。
坚持“干部思维”,构建“三实”立体培养体系。坚持把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作为年轻干部培养的重要途径,建立“强实训、重实践、创实绩”的“三实”立体培养体系。通过“实训+基地”赋能提升,将全市“一懂两爱”干部教育基地打造成为集党性教育、文旅融合、特色农业等于一体的到村工作大学生综合实训基地,通过“吕梁好干部讲堂”强化党性教育,配建180亩青年农场及现代化种苗大棚,举办首期市级专题示范培训班,以“同步课堂”形式覆盖全市,市财政专列410余万元予以保障。县(市、区)同步开展“大培训”314期1万人次,有效提升了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专业能力与履职素养。“实践+帮带”助力全面融入,全面推行“政治导师、业务导师、综合导师+书记结对”的“3+1”“导师帮带制”,以老带新开展基础实务训练,特别是在村改社区、“清化收”“经管强”等基层治理重点任务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实绩+使用”纪实成长,实行管理、专技岗位自由选岗、聘期满后自由转岗;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或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行切块设岗、单列管理,留足发展空间;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享受全市中高级职称“周转池”政策。将党员发展计划向到村(社区)工作大学生倾斜,表现优秀的进入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担任村“两委”正职,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目前,已有16人进入“两委”班子,4人担任主干。
坚持“供需思维”,构建“六员”精准履责体系。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吕梁市结合实际,积极拓展了“农村财务报账员、党建工作承办员、理论政策宣讲员、村务民生办事员、集体经济助推员、基层治理网格员”等“六大员”职责,推动了“村财乡管”的有效落地,规范了村级党务工作,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项政策在基层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方便了群众办事,推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维护了基层和谐稳定。
同时,吕梁市坚持“人才思维”,构建“三心”品牌服务体系。坚持对人才“一往情深的期待、三顾茅庐的谦卑、久久为功的执着”理念,做优乡镇(街道)安心、暖心、养心“逐梦吕梁”服务品牌。建设“安心之家”,统筹市级1.5亿元、县级财政10亿元推进116个乡镇基础设施规范提升,提前规划保障到村大学生周转房和“五小”。落实到村(社区)大学生入职1万元的工作生活补贴和研究生3年4.5万元住房补贴,按照不低于500元的标准办理重大疾病和意外伤害保险。建设“暖心之家”,县乡依托“心灵会客厅”等常态开展谈心谈话,县(市、区)委组织部长、乡镇(街道)党委书记通过集中谈、个别谈,了解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做到政治上真关心、重培养,工作上交任务、压担子,精神上勤点赞、多认可,让大学生们苦有盼头、累有奔头、干有劲头。建设“养心之家”,市级举办“筑梦青春 振兴有我”风采展示,市县组织部门公众号建立“乡村振兴 奋斗有我”专栏,广泛宣传先进典型,有效营造了关心支持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的浓厚氛围,让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在吕梁山上唱响飞扬。(记者 刘少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