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21中考点,第一场考试结束,一位家长给走出考场的考生递上向日葵,祝愿孩子一举夺魁。
每逢高考,总有人喜欢拉我王十朋出来镇场子,谁让我是(前前前前前前)状元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距离我1157年高中状元都过去866年了,假如我来参加今年高考,我又能给温州的小老乡们说点啥呢?
当听说今年温州高考人数有6.5万人,是浙江最多的,顶着南宋温州第一位文状元头衔的我,也“压力山大”。
好在老夫当年也是一路“卷”过来的。在我生活的南宋高宗年间,省试就相当于今天的高考,但并不是你想考就能考,要先通过“发解试”拿到解额才行。为了抢到这得之不易的名额,我们那届考生也是削尖了脑袋地读书,但是200人中才会出一个“高考生”。
可惜我当年在温州参加了几次发解试都考砸了。或许是上天垂青,我后来幸运地通过了官办学校——太学的补试,成了一名太学生。最终在1157年以太学上舍生的身份,直接跳过发解试,参加了省试,省试及格后入殿试,才有了后来成为文状元的佳话。
这些都已经是旧事了,再牛的古代状元进了如今的高考考场,也只能是柏油路上跑马车——没辙,唯一能写上几笔的也只有语文和历史了。
因为我那时只考诗赋和经义。诗赋,大家都能理解,我也尤擅此道。经义和现代语文作文有点像,出题者会从儒家经书中截取一段话,让我们阐述其中的义理。
你要问我当时用了什么复习资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是没有的。但是几本四书五经,不说倒背如流,起码滚瓜烂熟。
昨天上午,我刚来到考点门口,就被镇住了。
穿旗袍的、买粽子的、高举向日葵的,那阵仗好是热闹,让我不禁感慨:不管时代怎么变,家家依旧盼着鲤跃龙门啊。
更让我感兴趣的,是现代高考的入场方式,进入考点时一次安检不算完,进入考场时还要来个二次安检,智能安检门、金属探测仪,据说都是为了防止考生携带手机等电子产品作弊。
面对这些,我想我是最轻松的,因为手机对我来说和砖头无异。我们那会儿,最上不得台面的作弊方式还是传统的“夹带”,为此大家进入考场时都要被搜身。
不过,科技改变生活我算是彻底领教了,南宋时没有刷脸识别考生身份一说,由此“代考”现象屡禁不止,要是能把这现代技术带回去,冒名应试的“枪手”准会被一抓一个准。
进入考场坐下来后,我依然觉得新鲜,几十个考生一人一桌,全部被安排在同一间教室里考试,不像过去,我们是一人一间的“格子铺”。
监考老师倒有点像我们当年的“知贡举”。我们那时候对“知贡举”管理可严了,特意颁布了“锁院”制度。他们平日虽为重要官员,但在“高考”锁院期间也不得回家探亲,不得打开贡院的门传递消息。一切,都是为了考试公平。
巳时起(上午9时起),考试正式开始,我拿到试卷刚准备写名字,熟悉的一幕又出现了,试卷上明确注明“名字要写在密封线内”。这不是我们宋朝人的发明嘛,最早源于宋太宗时代,要求负责人必须将考生的姓名等信息用文字条封录起来。
真没想到,这项制度穿越近千年,在被不断革新完善的过程中依旧适用,让我与有荣焉。
时代越千年,考题大不同。
洋洋洒洒答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作文题,这是我最期待的部分,要知道我当年参加殿试之时,正是靠着一篇文采与立意俱佳的文章胜出的。
那一年的主考官是宋高宗赵构,作文题也算是一篇材料作文,大意是“讲明推行之要”,说白了就是想找人帮他出出治国理政的主意。我思来想去,押准了他题中的“中兴”之意,以“揽权”相对,在文章中大胆提出总揽权纲是宋室中兴的关键所在,希望他效法为之。
我的回答令他十分满意,直接把我从第九名擢升为了状元。
今年的作文题同样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中提出:“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那么,什么样的故事是有力量的?作为一名来自宋朝的温州人,我想我来写温州千年商港的故事最适合不过了。去年,温州市区望江路一带挖出了朔门古港遗址,为温州的“千年商港、海丝之路”提供了坚实佐证,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
怎么样,我的思考是否与你不谋而合?以我的经验,这是个拿高分的好题材。
最后我想说,人人都有“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梦想,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绝不决定你的一生。
就像我,从29岁开始考试,46岁才中状元。
原标题:温州状元王十朋来“参加”高考会洋洋洒洒写出怎样的故事
记者薛样洋/文李立/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