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作者:土土绒
近日,作家苏小懒在乘坐广东广州至珠海的动车时,孩子安静坐着,却被乘务员两次提醒管好孩子。此后,她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明了事情,表示感觉被冒犯,明确表态反对区别对待,并呼吁公众对婴幼儿家庭要有包容度,此言论一出引来网友热议。
有人认为,乘务员行为不恰当,“孩子其实都懂的,他们一样会感觉到被冒犯。”也有人认为这种提醒只是出于乘务员基本义务,并没有什么问题,是作者太敏感。苏小懒也因为此事受到了网暴。
是否受到冒犯,是一种个人感觉。每个人的情感能力不同,敏感度不同,感受自然也不同。现在网上有人表示这种提醒是一种冒犯,有人则觉得无所谓,同样都是个人感受,对此,我们只能表示尊重,不可能也没必要强求统一。但是,这并不表示,坐动车被提醒“管好小孩”这个话题,可以到此结束,再没有讨论的价值了。
因为在争议的背后,还隐藏着真正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应该怎样对待孩子。在此次争议中,有法律界人士表示,铁路方面的做法在合法性上并无问题。但是,法律是社会的底线,仅仅以不违法为行为标准,未免自我要求太低。更何况,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应当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应当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等。乘务员在孩子遵守秩序的情况下两次提醒家长“管好小孩”,是否做到了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仍然存在争议。
那么,为什么乘务员要这么做?确实,在一些场合,儿童吵闹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尤其是在高铁车厢这样的密闭场合,很容易引起纠纷。但是,儿童顽皮吵闹且屡劝不改的情况毕竟是少数,能被吵上热搜的大多是极端情况,不能因为舆论场热议的极端案例就假设所有孩子都是潜在的秩序破坏者。
在教育领域有个观点:“把孩子当孩子。”未成年人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全,自控力和思维能力都有限,因此不能把他们当做缩小版的成人去对待,而要根据他们生理心理特点,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去教育。实际上,在其他领域也是一样。比如说,哭是婴儿的本能,也是他们与世界交流的方式。成年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一点,而不是一看到婴儿哭就贴上“熊孩子”的标签,对家长大加挞伐。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对孩子吵闹就应该放任不管,而是说我们对于未成年人,尤其是低龄儿童、婴幼儿,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对待他们。现在,我们国家提倡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友好”的前提也必然是了解。假如对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一无所知,直接把他们当做“小号成人”对待,认为他们就该完美地管好自己,或者相反,认为他们完全不可能管好自己,提前给家长“打预防针”,那么,类似误解和龃龉就会不断出现。而在摩擦不断的情况下,友好又从何而来呢?
当然,孩子需要理解,成年人也需要理解。在公共场合,大家都渴望一个秩序井然的环境。在高铁车厢里,乘务员确实有维护秩序的职责,也应该主动承担责任。但是,请不要标签化某个群体,先入为主地对某个群体怀有成见。了解未成年人并根据他们的特点适当对待他们,这可能是一个更高的要求。但假如我们承认孩子对社会很重要,假如我们要建立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话,这就是必须努力的方向。(土土绒)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