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播音员》中的声音传奇:葛兰见证播音事业变迁

时间:2023-05-25 22:27:03


【资料图】

《播音员》是一部以播音工作为主线,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电视剧。从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和国家的崛起,也感受到了播音这一职业的光辉。在这部剧的部分创作中,中国播音艺术家葛兰出力不少,她也是电视剧主人公齐越的同事和朋友。她不仅亲身经历了播音行业的发展和变化,还用她敏锐的观察力和过人的记忆力,为我们还原了齐越这位传奇播音员的风采和故事。

在创作《播音员》这部电视剧时,导演姚铂希望选择一个让观众有代入感的视角,去表现播音工作中的主人公齐越。他和编剧最终将目光锁定在齐越的同事、中国播音艺术家葛兰身上。

为了筹备剧本,姚铂和张显多次采访了葛兰,并惊异于她过人的记忆力。由于历史图片资料的匮乏,《播音员》剧组很难弄明白当年演播室的具体模样并进行还原,但葛兰能够将当时每块地毯的颜色图案、每个人的位置等细节都记得一清二楚,帮助剧组完成了准备工作。在她的叙述中,齐越在播音工作中的状态也逐渐清晰起来。

1951年,葛兰刚刚踏入陌生的播音主持行业,她对同事、前辈齐越的观察与深入理解,恰是一双帮助观众了解齐越的眼睛。葛兰入行时,29岁的齐越已不再是大学同学记忆中不苟言笑的模样。他总是笑嘻嘻的,乐意将自己的播音经验,分享给每位播音同事。

身教比言传更有力。齐越会当众念听众寄来的信件。若是碰上不了解的人,难免会觉得这个人在“自夸”。但对于他来说,“齐越”是播音名,听众的信并非寄给齐斌濡,听到的声音也并非齐斌濡的声音,而是党和人民的声音。老一辈播音员起播音名,正是明确这份责任。

葛兰也见证过齐越念《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时的场景。他几度哽咽,停顿、重复、又停顿。观众感受到的悲痛,是齐越播音技术上的,也是他全情投入所致的感染力。齐越念过许多通讯稿,他总能念得有声有色,令观众想听、爱听。他有一句名言:“播音要玩真的。”播音员用真实的感情对待每一篇稿件,并将这份真传达给观众。

《播音员》这部电视剧不仅是一部展现播音工作的艺术作品,也是一部记录历史的文献。它让我们看到了播音员们如何用声音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如何用声音传递真理和正义,感动和启迪无数听众。而葛兰,则是最有力的见证者,她为我们揭开了齐越这位播音巨匠的内心世界。通过她的眼睛,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了齐越,也更加敬佩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