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天天视点!柳州这所学校可以追溯到200年前!北京、广西多所名校曾在此办学

时间:2023-05-17 22:27:33

4月14日,我们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县城采访资深侗族文化研究学者杨永和,他语出惊人地告诉我们说:老堡乡曾是三江(旧称怀远镇)的县城所在地,因为这里曾发生触目惊心的历史事件,县城所在地经历非常复杂的历程才迁到一个小岛上——丹洲岛。


【资料图】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神秘的丹洲岛是怎样成为古县城所在地的呢?

当天,因为采访行程原因,我们没有及时上丹洲岛寻找答案。

带着这个疑问,10天之后的4月24日,我们再次来到三江,登上丹洲岛,在古老的丹洲里翻阅历史篇章时,答案超出我们原先的想象。

为数不多的水上古城

4月24日下午,采访车载着我们抵达位于三江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县交界处的丹洲镇。丹洲岛四面环水,从镇上前往岛上,需要在丹洲景区的码头乘渡船过河。与我们一同等待渡船的,还有好几个来自广东的旅游团游客。等待渡船靠岸的间隙,我们在码头附近发现了一个无人摊位。小摊上明码标价摆卖着三江特色的酸鱼、酸肉、竹筒粽子等小吃,却没有老板看管。小摊的遮雨棚上挂着微信收款二维码和一块“无人摊位 扫码自取”的告示牌。

图为四面环水的丹洲岛。

我们询问在附近工作的景区工作人员得知,这个小摊是镇上一个开饭店的老板娘设的。老板娘只是每天早上来一次给小摊上货,顾客想吃什么就自己付款取货,“自助购物”方便得很。

不稍一会儿,我们等候的渡船靠岸了。接待我们的丹洲镇资深导游罗丽玲领我们上了船。我们向罗丽玲说起了无人摊位:“老板就不怕有人拿货不付款吗?”罗丽玲介绍,丹洲自古民风淳朴,丹洲岛因四面环水,岛上还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俗。也许正因如此,丹洲人民便放心开起了无人摊位。

图为游客乘坐渡船上岛。

渡船在丹洲岛旁停靠,刻有“丹洲古镇”四个大字的石牌坊跃然眼前。石牌坊下,是早已在此等候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辉,副部长龙晓琴和丹洲镇党委书记余学东。在他们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在岛上行走。这里的巷道清洁卫生,古色古香。道路两旁是砖瓦结构的桂北民居,家家前庭、后院种植花草,清雅宜人。

图为丹洲村村民、导游罗丽玲在向我们介绍古镇情况。

图为丹洲岛上古榕。

对丹洲历史文化有些研究的余学东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丹洲岛置身于融江之中,四面环水,丹洲村就在丹洲岛上。岛上的丹洲古城也是国内罕见的水上古城。丹洲古城至今无桥梁通往对岸,有人曾建议建桥,改变丹洲岛通车状况,但遭到了当地村民们的一致反对。理由是“一旦有桥,再无丹洲”,如若修桥,水上古城也就不复存在。

丹洲古城简介

《三江县志》这样记载丹洲:“怀水至洲头分流为二:曰东门河,曰西门河,环抱全洲,形似椭圆,面积约七八方里,城郭如故……”

一个名叫沈殿青的清朝进士还写过一首名叫《丹洲颂》的七言绝句,寥寥数语便描绘出丹洲岛的轮廓:

万家城郭起丹洲,

一水中分两岸流。

江汇浔榕成玉带,

道同黔楚奠金瓯。

“在我们当地,还有一个传说,丹洲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岛。”余学东领着我们来到岛上的博物馆,那里记载着丹洲浮岛的始末。根据岛上老人口述,丹洲岛由一只抵御洪水的千年大鳌幻化而成。当江水大时岛上浮,水小时岛下降,永远保持岛水相连,永不干枯。

图为光绪二十八年洪水淹至城门的位置。

从如此多史料记载中足以见得丹洲岛地理位置之独特。我们后来发现,丹洲岛会成为县城所在地,除这份独特的地理位置外,还和一个叫苏朝阳的知县以及居住在岛上的“瑶王”余金朝有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老县城为何要建在岛上?

不妨把目光聚焦在岛上博物馆的记载:

明朝洪武十三年(1380年),怀远县城设在老堡。明朝万历十九年(1591年)迁至丹洲。

看完这段历史,又有疑问从我们心头升起。原来县城所在地老堡处在三江交汇口,占据了水运的有利条件,且沿岸两山高耸,地理位置险要。将县城设于此,有着充分的道理。为何后来的古人,放着好端端的三江口不要,反而要把县城迁到一座只能乘船进出的岛上呢?余学东说,这还要从怀远的两位县令说起。

第一位县令是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到任老堡任知县的武举人马希武(此前报道:柳州这个小乡镇,竟然有三个火车站!曾经的繁华,让人惊叹!)。此人生性暴戾,不体察民情。隆庆六年,马希武到任仅一年就被不堪暴政的乡民所杀,老堡县城也被捣毁。

丹洲岛

第二位知县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到任怀远的苏朝阳。不同于马希武,来自福建晋江的苏朝阳是一位贤明的县官。他废除了此前的苛政,尊重当地苗、瑶、侗民的生活习俗,最终得到当地百姓的拥护。当时县城西南有一个叫做板江堡的地方,那里的“瑶王”余金朝受苏朝阳的贤明感召,就在马希武筑城被杀的地方,表示愿意献出他所占据的丹阳城以示归顺。

图为丹洲古镇一角。

丹阳城便是如今的丹洲岛。苏朝阳应余金朝之邀登岛考察,见此洲状似鳌鱼、抬头摆尾,有独占鳌头之势。远观则是青山环绕,绿水缠腰,喻屏障为山,天堑为水,于是决定迁县城于此洲。此时正值秋末冬初,满洲枫叶尽染,一片赤红。苏朝阳脱口而出“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如二月花”的诗句,后就将此地命名为丹洲。

古色古香的丹洲

万历十九年(1591年)苏朝阳开始在丹洲筑城,因得民心,群众卖力修筑,城墙第二年就竣工了。从此,丹洲“官有宁宇,民无二心”,自苏朝阳任届时起,怀远在丹洲的县治持续了340多年。

不寻常的丹洲书院

丹洲岛因水而秀、因人而灵,留下300多年的历史沧桑、300多年的文化积淀,说不清、道不完。

我们走在丹洲岛上,一路走,罗丽玲一路向我们介绍丹洲的历史古迹。我们乘船登岛的码头名叫东门码头。东门码头是现今的民用码头,古时为官方行政码头,又称税厂码头,以前主要用于官府巡视办案、商务纳税、货物通关、发放文牒等。如今丹洲旅游发展起来后,这个码头也成为迎宾送客和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

图为记者在丹洲明代古城遗址采访。

在丹洲东南侧,还有一座建于清朝道光三年(1823年)的丹洲书院。“丹洲书院是隶属柳州学府的一所公办学校,当时是怀远县的最高学府、桂柳北部的主要文化中心。方圆百里内的少数民族子弟及地方汉族子弟都到此求学,民国初期,在校学生最多有800余人。”罗丽玲说,丹洲正规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苏朝阳任知县时期。苏朝阳在任期内完成了县衙及城墙工程之后又盖了文库存,当时官办教育是在文庙中进行的。到了清朝道光三年,当地政府及周边文人绅士捐资,才筹建了丹洲书院。现在书院内还保留有文物科举乡试的场地。

图为记者在丹洲书院采访

图为丹洲书院的讲堂。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丹洲书院改为县立两等小学堂,为本县树立新学制之始。民国1912年,学堂改为学校,1918年,又开创三江县立女子第一小学。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国立小学、香山慈幼院、广西师范学院、柳庆师范等著名的学校亦有在此办学。

图为仿古时科举考试的考生座位。

我们走访发现,如今书院内还有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留下的罪证。那是一根被火烧过的柱子,名曰“耻辱柱”。一旁的文字介绍写道,在1945年4月12日清晨,日本侵略军侵入丹洲,烧毁房屋28户40间,学校、乡公所等建筑3座10间。其中,就有书院南北二楼学生宿舍2座。“耻辱柱”就是北楼被焚烧时所留下的痕迹,所幸扑救及时,校室才免于被焚毁的命运。

图中木柱被烧毁的痕迹成为日本侵略军入侵丹洲焚烧房屋留下的罪证。

耻辱柱介绍

在书院中庭天井附近,有一间厢房竟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的临时居所。罗丽玲告诉我们,1951年8月,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为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来到三江,走进村村寨寨,为侗乡送医送药、馈赠生产和生活物资、广泛宣传民主政策,当时地方政府就安排他在丹洲书院内住宿。

在丹洲书院内还保留着费孝通临时居所旧址。

走出书院,我们又探访了丹洲古县城的几个城门。在东城城门下,还有清朝光绪年间以瑶王献图为基础充实修订而成的丹洲古城石刻地图,县城的建筑布局、周围环境、地理位置均有所体现。

图为丹洲古城门口。

图为古城北门。

丹洲人文底蕴之浓厚,像是一座“水上历史博物馆”。

一副对联为何有“错别字”?

然而就在我们在岛上四处走动观察时,在一处古建筑门口发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浩浩其天盛德在水”,下联为:“明明我后正位乎坤”,横批:“闽粤一家”。神奇的是,这副对联上,似乎出现了两个错别字——上联的德字中,心字上少了一横;下联的明字里,日字旁中多了一横,变为了目字旁。一副对联里竟有两个错别字,这在“有墨水”的丹洲可是件稀奇事。

一旁的余学东笑道,这并不是写了错别字,而是故意为之。“德字少一横,意味着做人有道德要去横蛮。德字少的一横加到了明字里,意味着并不是有日月才明亮,而是只有双目能视才叫明亮。当然,这样的写法在古代也有避讳的作用。”

这副对联的神奇之处还不只这两个“错别字”,这座建筑的名字,正藏在上下联正中的“天”和“后”二字中。余学东说,这座建筑名为闽粤会馆,始建于明末清初。当时水路兴盛,丹洲上通湘、黔、滇,下连粤、闽、赣,一时成为方圆百里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南各省的商贾多聚于此,会馆正是商人们往来休憩之所。对联的横批“闽粤一家”不是指福建和广东,而是单指福建,意思是福建的同乡是一家。福建地区信奉妈祖,妈祖亦称“天后”。会馆的格局就是按照福建漳州一带的天后宫建造,因此会馆也叫天后宫。门口的对联意在称赞天后的智慧和崇高德行在福建人心灵中的崇高地位,“天后”二字巧妙地蕴藏其中。

历史的奇妙之处在于,古时丹洲岛上的“闽粤一家”与广东无关,如今,丹洲却与广东有着紧密的联系。2017年,广东吴川市和三江县确立结对帮扶关系。2021年,两地共同投入资金,在三江开展了丹洲古镇修复建设“丹洲书院国学研学”“闽粤会馆”等一批项目,推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闽粤会馆

丹洲镇宣传委员陈星霖介绍,2023年春节假期,丹洲古镇共接待游客近6500人次,门票收入超10万元。古镇上随处可见的柚子树和居民们晾在窗沿、阳台的腊味搭上了旅游的发展快车,让群众的“钱袋子”逐渐鼓起来。2022年,“丹洲腊味”通过电商直播、微信销售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

余学东说,丹洲镇已入选第一批广西特色小镇,丹洲村入选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丹洲在发展旅游产业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对融江的保护,岛上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全部实行“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

我们走在丹洲岛的临江岸畔,只见远处融江江流回旋,近处竹影婆娑,榕树盘根;清流浅滩上,扁舟静卧。一幅“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意境图在眼前徐徐展开。站在江边,我们的思绪也向下游漂去。这万古横流的一江碧水,还会创造多少神奇的故事呢?请关注后续报道。

相关

报道

1.神秘!柳江源头竟有99个水潭,就在这个村!味道如何?柳报记者尝了

2.一斤草能吸20斤水?柳江源头这种“大胃王”,每斤能卖17元!用途曝光→

3.柳江源头这座小城,被迫“炸桥”竟与在广西的这支部队有关

4.著名作家笔下的“笑话”!贵州首辆汽车从柳江坐船去,上岸却被拆了抬走?

5.泪目!一封从柳州寄来的信,让他甘心清贫,为理想奉献一生!

6.羡慕!都柳江畔这个神秘民族,一个节日49天!世界最长

7.万排竞发!他们驾着木排浩浩荡荡下柳州,一上岸就嗍螺蛳粉

8.凭的是什么?这个村子与三江隔河相望,还曾被老版中国地图“点名”

9.都成精了?百年树龄古榕超230棵!都柳江畔藏了个“宝藏”寨子!

10.

创造三个第一!大量群众前来送行!都柳江畔这个县到底发生了啥?

11.没见过!跳水也有专门的节日?壮族青年玩嗨了!网友:放假吗?

12.没玩够?柳江源头的这个“小九寨沟”海拔上千米,美得让人意外!

13.

惊!柳州这里挂了个大家伙,平时不给碰,一碰出大事,原因是……

14.

这24个年轻人跳入这条河中,为歌献身!只因太热爱……

15.柳州这个小乡镇,竟然有三个火车站!曾经的繁华,让人惊叹!

●严重侮辱人民军队!罚款超1300万,无限期暂停在京演出!

●广西多名领导干部接受审查调查!最新通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