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界安置区一角。
一阵雷雨过后,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
(资料图片)
汽车驶出宜昭高速公路彝良收费站,洛泽河安静流淌,彝良县发界易地搬迁安置区鳞次栉比的楼房映入眼帘。
走进安置区,欢声笑语声声入耳,孩童嬉戏打闹,老人休闲娱乐……
2019年底,彝良县15个乡(镇)5630户25725名群众搬进发界易地搬迁安置区,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大山,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他们分别住进了团结、前进、扬帆、远航4个社区,希望在这里能团结前进、扬帆远航,共同奔向美好的小康生活。
如今的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他们用质朴的语言诉说着这几年的生活变迁,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喜悦之情,在他们的笑脸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一
匆匆一别又是一年。收拾好行李,前进社区的黄官敏开始做女儿的思想工作,她对7岁的女儿嘱咐道:“妈妈这次去深圳打工,离爸爸工作的广州很近,想妈妈了就打视频,在家听爷爷奶奶的话,过年爸爸妈妈就回来了。”
虽然不舍,但早已习惯了父母的离开,懂事的女儿说:“我会好好学习的,妈妈放心吧。回来的时候记得给我带榴莲。”
面对孩子的依依不舍,眼中含泪的黄官敏不得不为了生计离开,她把女儿想吃榴莲的小小心愿记下了。
8月8日上午,彝良县政务服务中心广场外人头攒动,等待乘车的务工人员整装待发,与其他兴奋的年轻人相比,身材娇小的黄官敏显得有些拘谨,她对未来有更多的期许,对孩子又多了份牵挂。
黄官敏和丈夫的老家在钟鸣镇扯炉村的一处山坡上,山高路险,没有什么收入,日子过得很是艰难。搬迁到前进社区后,她家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一双女儿有了稳定的生活和良好的成长环境,黄官敏很是欣慰。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更好一些,夫妻俩一直在外务工。丈夫在广州务工,黄官敏在浙江务工,一家人长期三地分居。
劳务输出。
3个月前,对孩子的思念越发强烈,黄官敏决定辞职回家陪伴孩子。
眼看孩子暑假就要结束,黄官敏也盘算着再次出门打工。
谈起这次求职的经历,黄官敏内心十分感谢当地党委、政府。她说:“以前在外打工自己去找工作,大费周章,不仅花了很多冤枉钱也跑了很多冤枉路,这次社区工作人员动员我去深圳比亚迪上班,不仅待遇好、发展空间大,还派专车送我们去打工,十分感谢政府。”黄官敏的话语表达了脱贫群众共同的心声。
故土难离,但是只有走出去才有出路。这个道理,黄官敏有深切的体会。这几年辗转浙江、江苏等地务工,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努力攒够了,梦想就会开花。在谈到今后的发展时,黄官敏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要手脚勤快,就不愁过不上好日子。目前,走一步看一步,多赚点钱,希望一家人早日团圆。背起厚重的行囊,怀揣对孩子的思念,明媚的阳光中,黄官敏再次踏上了打工之路。
与牵挂孩子的黄官敏相比,团结社区27岁的张正兴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充满活力。几年前,毕业于昆明某汽修专业的他,找到了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兴奋之情全部写在了脸上。他应聘的职位是技术工,起薪7000元以上,他认为,外出打工的好处在于增加收入、开阔眼界、提升自己。张正兴说:“比亚迪平台大,发展空间大,希望能够学到一技之长。”张正兴也希望在家的青年朋友都能大胆出去闯一闯,哪怕四处碰壁,也可以学习别人的长处,积累经验,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当天下午,与他同样憧憬新生活的还有69名彝良老乡,他们乘坐同一趟从彝良到深圳的专车到达比亚迪,都期待在这里收获美好的未来……
阳光从湛蓝的天空照射下来的时候,彝良县乡村振兴局的工作人员侯波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这几天,他一直对接各个乡(镇)应聘到比亚迪公司的务工人员,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他这次跟车到深圳为务工人员服务。工作间隙,侯波介绍了这次招聘组织的情况。“今天我们组织的这次务工专车已经是比亚迪‘雨露计划’的第三期,该计划主要是云南省与比亚迪签订战略协议,比亚迪将在云南省每年招聘人员不少于1万人,以脱贫家庭劳动力为主,3年不少于5万人,免费培训进入比亚迪务工。”
乘坐免费专车外出务工。
劳务收入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出路。劳动力转移就业是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支撑。发界易地搬迁安置区承接搬迁群众2.5万余人。为解决外出务工群众的后顾之忧,彝良县推行“订单式”转移就业,广大党员干部入户走访,了解群众就业技能和就业意愿,有针对性地向群众推介岗位信息,提供就业服务。
二
“最近天气不好,你把自己和老人的身体照顾好,有啥事需要帮忙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好的,好的,辛苦你们了。”
……
下午3时,烈日当空,前进社区的楼栋负责人杨敏正逐户走访居民,了解大家的需求并与社区对接,协调解决。
黄官敏这次去深圳务工就是杨敏在走访排查中识别的。22岁的杨敏也是搬迁到安置区的住户,2022年7月,她担任前进社区的楼栋负责人。因为她与群众沟通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比较强,平时工作做得细,得到居民理解认可。别看她年纪轻轻,担任楼栋负责人以来,已经动员了8个人外出务工,这让她成就感十足。如今,杨敏已经成为居民的“贴心人”和社区的“好帮手”。
出发深圳前黄官敏对未来的工作充满期待。
对不想外出务工的群众,杨敏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并进行登记。她说,在发界安置区,4个社区都建立了就业帮扶窗口,从就业咨询、岗位推荐、政策宣传、技能培训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就业服务。
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彝良县在发界安置区新建扶贫车间3.4万平方米,积极引进巴食川珍、彝花绣、飞琪公司和运时通等6家企业入驻扶贫车间,帮助残疾人家庭、就业困难家庭、大龄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彝花绣文创产业园位于发界安置区扶贫车间内。该园通过“公司+合作社+绣娘”的产业扶贫方式,让原来自产自销的彝花绣变成相对聚集发展、助推各族群众增收的特色产业。截至目前,共培养出1000多名绣娘。扶贫车间开工的3条生产线中,少数民族工人占80%左右,其中大部分为安置区搬迁户。
巴食川珍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彝良工厂自2020年1月成立以来,为发界安置区无法外出务工的群众和周边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实现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助力群众增收。
“以前我们在老家的时候,出不去就在家带孩子,种点庄稼。现在政府帮我们把房子盖好,建起了扶贫车间,让我们既能在家带孩子也能赚钱。” 彝良县发界扶贫车间工人蒋应芬说。
搬迁群众放下锄头、镰刀,搬到新的居住环境后,考虑最多的是靠什么生存,这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而只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才能让搬迁群众住得安心、住得放心。近年来,昭通市精准落实有组织、有技能、有品牌、有服务“四有”措施,全市301万农村劳动力、105万脱贫劳动力、19.7万易地搬迁劳动力就业率分别达86.9%、89.2%、92.2%。
三
小炒肉、香煎豆腐、西红柿炒蛋、白菜汤。三菜一汤,营养又美味。这些都是家常菜,但都是方国鑫用心给家人做的,都是父母爱吃的。
“最近老板都带你去哪里上货?”
“前不久去了镇雄。”
“在外面工作辛苦得很,要照顾好自己。”
“嗯,好的,你们不要操心我,把自己照顾好,我就放心了。”
饭桌上方正才叮嘱儿子方国鑫好好干活,注意身体。
晚上7时,在社区干部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方正才的家中。2019年底,方正才一家从角奎镇拖脚村搬迁到前进社区39栋,妻子是聋哑人,腿带残疾,全家5口人,2个孩子都外出务工,患有精神疾病的大哥在精神病医院治疗。
多年来,方国鑫一家的家庭收入主要靠在周围打点零工,生活十分窘迫。坡陡沟长、土地贫瘠是63岁的方正才对拖脚村最深刻的记忆。
拖脚村,名副其实拖住了村子的发展步伐。在脱贫政策的支持下,方正才一家搬进了前进社区39栋的安置房内。这几年,2个儿子陆续长大成人开始自力更生,方正才的担子稍微轻松些。在山旮旯里生活了大半辈子,没想到今天也能住上楼房,过上城里人的生活。要不是有国家政策的帮扶,方正才很难想象日子怎么过下去。
方国鑫一家人的家常便饭。
前段时间,方正才身体不好入院治疗。他说:“入院治疗后因为有了贫困户农村医疗保险惠民政策,我的住院治疗费近4万元,自费才4000多元。”
方国鑫说:“以前就爸爸一个劳动力,只靠老家的土地维持生活,再加上没有什么固定收入来源,家里条件一直不好,现在我和弟弟都长大了,可以撑起这个家了。”
方国鑫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努力奋斗,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条件,能够在县城买套房,一家人天天能在一起享受平凡的快乐。
四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晚上10时,灯火通明的夜市街,徐朝书的“热火朝天疯狂烤吧”店内,觥筹交错的喧嚣伴着扑鼻的香气,前来吃烧烤的食客络绎不绝。菜品琳琅满目,品种齐全,想吃啥拿啥。
烤鱼、干锅、烤串这些是食客必点菜品,徐朝书和妻子忙得脚不沾地。
10多岁就外出打工的徐朝书,当过学徒、摆过摊,生活十分不稳定。搬进安置区后,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孩子读书、老人就医十分便利。徐朝书琢磨着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以前在餐饮店当过厨师,加上整个安置区没有烧烤店,徐朝书非常看好烧烤这份事业,按照彝良人的口味他自制烧烤调料配方,试着在夜市开始摆摊。因为烧烤食材新鲜、口味独特,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烧烤摊也小有名气了。摆摊一段时间后他便积攒了一批固定食客,1年的毛收入达到了20万元左右。
自此,一个对烧烤怀有莫名激情的徐朝书真正开始了自己的“烧烤”人生。
食客越来越多,徐朝书不满足于在夜市上摆摊。他盘下了90多平方米的店面,取名“热火朝天疯狂烤吧”。边干边投入,为了让食客就餐体验更好,他投入12万元装修店面。他对未来信心满满,按照目前的经营状况,他觉得年底就能收回成本。他笑称:“生活和生意都要热火朝天,日子才有奔头。”
生活里没有容易二字。烧烤店打烊后,徐朝书还要到夜市去购买第二天的食材,一直忙到天亮才结束。清晨,徐朝书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远处对面几栋楼上不时有灯光亮起,楼下的街道上也有了匆匆赶路的声音。
每盏亮起的灯光里,都有一个像徐朝书早起忙碌的身影。
风霜雪雨阻挡不了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也割舍不断对幸福的向往。每个早起的人都有一颗坚毅的心灵,有一份自觉的责任和担当。
这样的故事,在发界安置区还有很多很多。
从衣食住行到生活变迁,从着力稳就业到乡村振兴,从人居环境整治到新时代文明……如今,发界安置区5630户搬迁群众搭乘着易地搬迁的幸福“列车”,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奏响了新生活的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