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缓和,海底捞火锅逐渐恢复堂食。
近日,多名网友发布消息称,海底捞在复工后竟然悄悄涨价了,而且菜量也变少了。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各城市实行差异化定价。
此前,海底捞堂食停摆近50天,如今复工后立马涨价,此举遭到指责,不少人认为海底捞是在“饮鸩止渴”,不顾长远利益。在小触看来,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海底捞复工后涨价6%
“涨价涨得满脸问号。”
“土豆1.5元一片,米饭7元一碗,小酥肉50元一盘,过分了啊。”
“最近两个人就吃了344元,而在疫情以前算上折扣,才200元不到。”
这两天,关于海底捞涨价的的吐槽层出不穷,不少人还晒出了账单。新京报消息称,4月5日晚间,海底捞相关负责人对此进行了回应:涨价是受疫情及成本上涨影响,但整体菜品价格调整控制在6%。
该负责人还表示,海底捞会由门店按照地理位置、当地消费水平等因素对不同菜品综合定价。此外,各门店均提供自提服务,自提可享受6.9折到8.5折优惠。
小触注意到,海底捞此次涨价涉及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
负责人的回应引发网友争议。支持的人认为受疫情影响,餐饮业小幅涨价是可以接受的;反对的人认为工资没涨,火锅价格却先涨了,这更像是“报复性涨价”。
为何不降价促销?
从1月26日停业,到2月15日恢复外卖,再到3月12日陆续恢复堂食,海底捞算下来总共停摆了将近50天。中信建设此前发布调研报告称,疫情估计为海底捞2020年的营收带来约50.4亿元损失。
既然疫情期间损失这么大,为什么海底捞在恢复堂食后不采用降价促销的方式来揽客呢?现在涨价不是把顾客拒之门外吗?
小触想说,恐怕实际情况并没有网友所想的那么简单。
据悉,目前很多的餐饮企业在复工后,为了配合疫情防控,都需要缩短经营时间、控制进店顾客数量、控制桌间距和上座率等:这无疑会导致门店运营成本高企。
另一方面,除了一些食材价格相较于疫情前有小幅度上涨外,门店每天的消毒杀菌用品和防护用品,也是一笔不小的成本。
因此,在多方面成本的压力下,海底捞选择的渡过难关的方式为适当涨价。
它是不是在“饮鸩止渴”?
有人说海底捞涨价的做法,能不能缓解成本压力不一定,倒是会损失很多“死忠粉”,无异于“饮鸩止渴”。小触觉得,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
首先,海底捞要施行怎样的价格策略,一定是经过多方面权衡的。作为一个拥有20多年餐饮经验的上市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价格制定方面有其商业逻辑。
其次,降价促销看似利大于弊,但在目前门店承载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促销很可能引发顾客集聚,徒增防护成本和负面口碑。
因此,海底捞的涨价说到底只是一次商业行为,所谓“饮鸩止渴”,无非是消费者出于自己利益考虑而发出的“带情绪的”吐槽,目前看来还站不住脚。
实际上,海底捞也好,其他餐饮业也罢,它们在经历疫情后或多或少都存在经营压力,在合乎法规的前提下,是可以适当涨价的。作为消费者,只要我们的权益未受损,就无可厚非